5以内的加法
发布时间:2022-12-13
课时教学设计模版 | ||||||
基本信息 | 课题 | 5以内的加法 | ||||
时间 |
| 节 次 |
| |||
课型 | 新授课 | 授课对象 |
| |||
目标确立依据 | 课标分析 | 新课标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5以内的加法》这一主题,重点是理解加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学具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主动探究学习,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 ||||
教材分析 | 《5以内数的加法》这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校园中学生花坛旁浇花的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 |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孩子在学了认识0-10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再学习加法。在分与合的学习中,简单的接触到了加法与减法的运算,但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 |||||
学习目标 | 1、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 |||||
评价任务 | 1、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对应目标1) 2、是否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对应目标2)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评估要点 | |||
一、复习导入 | 1、考考你(复习2-5的分与合) 提问:小朋友们,谁来说说方格里的数是几?
|
| 设计说明:通过简单的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旧知和相关的活动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 |||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 出示例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1.提问:瞧,这些小朋友在忙着干什么呢?(仔细看图,同桌互相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把两部分用大圈圈起来。 2.引导:把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一条完整的数学题目了,谁能连起来说一说?(指名2人)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板书3 2) | 设计说明:紧扣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并由此自觉与已经学过的分 与合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感悟计算的方法。 | |||
| 1.那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5个) 追问:你们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写成加法式子 “3+2”(板书+),它表示把3和2合起来。(做手势) “+”叫做加号(板书)。你准备怎么记住这个新朋友? 3和2合起来是5,这个5就是3+2的得数,也就是说3+2=5(板书=5) 这样的算式就是“加法”算式(板书)领读“加法”。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读作“3加2等于5”。 (板书)学生之间互相读。再点名两人来读。 问:在这道加法算式中,3表示什么?2?5?3+2=5?
|
生:原来有三个小朋友在浇花 ,后来又来了2名小朋友 ,现在合起来一共有5名小朋友。 | ||||
3.理解算法 | 2. 追问: 你是怎么想到3+2是等于5的呢?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果需要可以用小圆片摆一摆。
小结:小朋友们图上数的,数手指的,摆圆片的,其实都是把3和2合起来。所以计算加法时,我们可以想两个数合成几,得数就是几。
| 预设 生:(1)数的 (2)2和3合成5(多找几人反复说) |
| |||
4.教学“试一试”。
| 1.下面请大家接着看,(指着荡桥)这是做游戏的荡桥,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左边—右边-)他们都是来干什么的?(玩荡桥的)接着把第二幅图看完,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你会把这3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吗?(同桌先说一说)
交流: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玩荡桥呢?(加法)
为什么也要用加法?
2.怎么列算式?(1+2=3)
追问:“1” 表示什么?“2”? “3”?“1+2=3”?(同桌可以互相先说一说) | 生:左边来了1人,右边来了2人 生:1+2=3 |
| |||
5.小结
| “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 “1+2”呢? 交流:在计算加法的时候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出得数? 小结:在计算加法的时候可以想这两个数合成几,得数就等于几。
| 生:“3+2”表示3和2合起来 生:“1+2”表示1和2合起来 生:分与合
|
| |||
三、练习巩固
| 学习单第一题 同学们学得这么好,鸡妈妈带着3只鸡宝宝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老师要你 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只鸡?(追问:用什么方法?为什么?4是怎么算出来的?) 青蛙们也赶来了,一共有多少只青蛙? 小猴子一共搬来了多少个西瓜? 一共飞来了几只小鸟? | 学生完成 1、3+1=4 2、2+2=4 3、4+1=5 4、3+2=5(说出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 让学生从练习中,进一步通过具体情境的情境理解加法的含义。 熟练计算得数为5的加法 | |||
| 2.完成“学习单”第2题。 如果画小圆片来代替数,你会画吗? 课件:2+1=3 先画2个小圆片,再画1个小圆片,合起来一共有3个小圆片,所以2+1=3,在方框里填上3. 师:小朋友们,接下来你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也用画圆片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吗? 好,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2题:先画一画,再填得数。 (实物投影展示成果) | 生:敢 生:得数是3 生:先画4个O再画一个O, 得数是5个 | ||||
| 3.夺旗擂台赛 师:你能夺得下面的小红旗吗?(学生答对,出现鼓掌画面,并奖励小旗师说:属于胜利的小红旗奖给你)。 |
|
| |||
|
学生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自己写出加法算式并说明含义. |
|
| |||
四、全课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让多个学生来说一说)
| |||||
小结反思 |
|
|
| |||
作业设计 |
| |||||
板书设计 | 5以内的加法
加号 | |||||
课堂反思 |
|